2019-03-21 19:49:21|已浏览:1727次
近期,北京市教育考试院正式公布《2019年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的意见》,所有条款中,唯独“校额到校”最抢眼。
亮点聚焦:
焦点一:取消名额分配
名额分配在北京中招的历史舞台上已经“霸屏”多年。根据北京市教委的官方政策说明,名额分配一般是针对本区的中学招生,每个招生学校拿出一定的名额在本区招生,不规定具体的学校。简单可以理解为,一些牛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向全区投放,各校报考该校且排名靠前的初中生便有机会升入该牛校。但由于这项政策适用于全区中学,即所谓的“大户人家”和“小门小户”机会均等,有些时候,甚至一些“大户人家”反倒拿到名额分配这张“入场券”抄道入学。
2018年,北京中招名额分配批次计划占优质高中招生计划比例达到50%以上。但是在今年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19年中招方案中,明确提出“进一步完善优质高中‘市级统筹’和‘校额到校’招生方式”,名额到校只字未提。“霸屏多年”的名额到校正式退出北京中招的历史舞台。
焦点二:校额到校招生比例提升50%以上
校额到校是近年北京市教委提出的中招新词儿,根据定义显示,校额到校定向到某一个学校招生,一般都是面向本区的具体中学招生,部分会面向外区的某一个学校招生。
3年前,不少经历“小升初”升入薄弱初中校的学生都会收到一封红色的录取通知书,在录取通知书背面,明确注明3年后区内各优质高中向该校分配的招生计划,这部分招生计划就是校额到校“本人”了。
校额到校与名额分配的实质区别在于,校额到校完全是为薄弱初中校量身定制的“红利”。按照北京市教委的说法,所有在中招中未达到30%升入优质高中校的初中都可以算是被团结的群众。没有牛校对手竞争,完全只和本校小伙伴PK,这种起跑线,很有诚意了。
但是校额到校今年并非首次实施,之所以也能够称之为“抢眼”,是因为校额到校的比例空前高涨,达到50%以上,力度之大。不过据了解,由于校额到校占用招生人数过多,部分区会采取增加优质校数量或者适当扩大优质校整体招生计划应对。
焦点三: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成为校额到校“入场券”
根据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中招政策显示,校额到校采用校内选拔方式,按考生志愿及成绩录取。录取成绩将由中考文化课成绩、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和体育成绩组成,其中中考文化课和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满分540分,按7:3比例计入,两部分成绩相加后按四舍五入原则取整。在这项政策中,“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是“新人”。
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参照全市规定的框架制定,其中包括学生初中3年中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等。但具体得分方案,则由各校自主制定。这一评价体系,在学生初一入学时已经上交区教委报批。
焦点四:自主招生首次亮相中招
在不久前北京市教委公布的2019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将试行优质高中的自主招生升学途径。
所谓自主招生是为贯通培养学校的优质生源或特色生源,比如一些学校在初中时便开设科学类、人文类实验班或高水平艺术团等,但这部分学生的成长需要连贯性,因此,自主招生可能会为这类学生开辟一条上升通道。
除了这些爆款项目外,今年北京中招您不可不知的要点还有这些:
1、2019年北京市各类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规模为7万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规模5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2万人。
2、公办普通高中每班不超过45人,推进走班制教学。
3、部分优质高中可适当编制跨区招生计划,跨区招生计划重点向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比较短缺的地区倾斜,原则上不得高于2018年招生规模。
4、中考文化课总分为540分。其中语文试卷总分值为100分;数学试卷总分值为100分;外语试卷总分值为100分,其中60分为卷面考试成绩,40分为听力、口语考试,采取计算机考试方式,与统考笔试分离,学生分别于2018年12月22日和2019年3月23日有两次考试机会,取两次成绩中最高成绩与笔试成绩一同组成英语科目成绩计入中考总分。 物理(含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10分)、生物(化学)(含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10分)、历史(含综合社会实践活动10分)、地理(含综合社会实践活动10分)、思想品德(含综合社会实践活动10分)五门考试科目原始分满分均为100分。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三个科目参加考试(物理、生物(化学)须至少选择一门),所选三科成绩,由高到低分别按照100%、80%、60%的系数折算为实际分数(保留1位小数),即:三科折算后实际满分分别为100分、80分和60分。各科成绩相加后按四舍五入原则取整。文化课考试科目选考工作安排在初三第二学期。